日本足球归化球员引争议,北京主场探讨其历史与影响
今天北京家居(ID:)就来聊聊一些人眼中的日本“入籍”。
日本没有“入籍”,我们都是“雇佣兵”
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日本有“归化”吗?
几乎没有人会回答“否”。是的,日本队里有柳贤振、鲁必旭、三都树等一批与日本毫无关系的巴西人,他们代表日本参加比赛。难道他们不是“归化”的吗?他们和既非华人又非西方人的艾克森、阿兰有什么区别?
是的,表面上看没什么区别,这些巴西人不是在日本出生,也没有日本血统,都是直接从巴西国籍改成日本国籍,然后为日本国家队效力。
和阿兰、埃尔克森真的没什么区别。
但如果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
我们先来看看拉莫斯、卢克·肖、朱婷的简历,再和埃尔克森、阿兰、阿洛伊西奥的简历做个对比,看看到底有哪些不同。
|中国归化球员与日本归化球员对比
你能从中看出什么吗?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埃尔克森、阿兰、阿洛伊西奥与刘炜、鲁比苏、三都珠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成为中国公民后,个人对中国(日本)的融入程度截然不同。
刘伟加入日本国籍前,曾娶日本妻子并育有子女,婚后五年取得日本国籍。鲁比苏也是在日本结婚生子五年后取得日本国籍。网上没有三道珠结婚生育情况的信息,但三道珠来日本的年龄很小,只有16岁,还在日本读了两年高中,所以取得日本国籍非常顺利。
在取得日本国籍之前,柳威、鲁必素、三都树等人的日语已经非常熟练,能说能听能读能写,并且融入日本的生活,在日本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留学,他们在日本的归化并不等同于所谓的“入籍”,而是一种“移民”。
埃尔克森、阿兰、洛国富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在中国结婚生子,妻子不是中国人,孩子也不是中国公民,入籍时对中文一窍不通。埃尔克森只会说几句中文,但入选中国队后,仍需要翻译才能和队友交流。阿兰、阿洛伊西奥几乎是中文文盲。这些巴西人,根本就没有融入中国文化和生活。
|左起:拉莫斯·刘维、卢必舒、三都珠
另外表格中没有体现的一点是,柳威、鲁比苏和三都树的足球生涯都是从日本开始的。柳威在巴西、巴西联赛、地区联赛都踢不了球,为了追寻自己的足球梦想,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日本,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鲁比苏少年时期的足球启蒙是从巴西开始的,但无法在巴西队踢球,所以他选择来到日本。三都树也是类似,他以足球交换生的身份来到日本,然后就留了下来。也就是说,这些巴西人的足球技术和风格,至少有一半都和日本足球体系有关。
但对于已经入籍的巴西人来说就不同了,埃尔克森在巴西时就曾入选过巴西国家队,阿兰和阿洛伊西奥也在巴甲联赛中名声大噪,他们的球技完全是“巴西制造”的。
|中国归化球员与西亚相似
更像是一群“雇佣兵”
此外,这些在日本的巴西人在入籍后,没有得到任何经济补偿或奖励,而这些在中国的巴西人,却是用人民币真金白银雇佣的。
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日本的“入籍”并非“归化”,而更像是“移民”,中国的“入籍”更接近于“雇佣兵”。
其实,不仅仅是柳贤振、鲁比休和朱三度,就连日本足坛第一位归化球员吉村健太也是在与日本女性结婚后才取得日本国籍、为日本队效力的。
至于日本队其他所谓的“归化”球员,比如田中拓哉、酒井高德,其实他们都有日本血统,就像李可、侯永永这些“中国人”一样,都是“日本人”。而且他们其实比李可更进一步,很多都是在日本出生的“日本人”。这些球员本身并不叫“归化”。
像哈夫纳尔这样的日本球员还有很多,虽然他没有日本血统,但他的父亲是早期来日本踢球的荷兰人,哈夫纳尔在日本出生、长大,因此他的情况和法国球员差不多,所以不算“归化”。
|李可、侯永永都是中国球员,不是无血缘关系的归化球员
如果把“后裔球员”、“移民球员”和“雇佣球员”统称为“归化球员”,那么日本队里的这些球员全部都是归化球员。但如果分解来看,日本其实根本没有“归化”球员,都是“后裔球员”和“移民球员”,而不是“雇佣球员”。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在中国的巴西人就是纯粹的“雇佣兵”。
日本足球的发展从来不靠“归化”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日本的“移民球员”给日本足球带来了多大的帮助。
有人认为,日本足球的崛起始于1992年,当时日本队在巴西球员柳贤振的帮助下夺得了亚洲杯冠军,此后日本足球便一路走高。
因此有人认为,依靠“移民”“后裔”,甚至使用“雇佣兵”,中国足球成绩提高了,自然就会进步。
这种说法很荒谬。以下是两点反驳。
第一,中国足球的成绩并不是一直处于低谷。2001年,中国队历史性首次打进十强。2002年,中国队参加了世界杯,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当时全国人民还是举国同庆。2004年,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上,中国队一路杀入决赛,虽然在极大的争议下最终不敌日本队,但总体来看,当时中国足球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2008年奥运会,中国队作为东道主,实现了奥运男足的零封,董方卓的进球也是中国男足在奥运会上的唯一进球。
2001年到2008年,这六七年是中国足球最好的时期,但是这样的成绩有没有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很多。
2001年,举国上下欢庆中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时,在那种喜庆的氛围中开始学足球的正是90后。然而从9394、9596、9798国青队、国家奥运队等球员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一批球员恰恰是中国足球质量最差的年龄段。
也就是说,2000年之前,当中国足球“连战连败,连战连败”的时候,中国足球尚且能够慢慢发展。但2000年之后,当成绩有了质的突破,为何却没能激发当时踢球的年轻人呢?
显然,成绩和未来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的成绩再好,也不代表未来就会出很多人才。
从第二个视角,我们再回顾一下日本。
1992年,日本队夺得了亚洲杯冠军,身披10号球衣的刘炜在赛场上引人注目,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高大的身材、蓬松的卷发和不同于场上所有球员的肤色。
|拉莫斯与刘炜在日本队中脱颖而出
但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当时柳贤振已经35岁,虽然为日本队披上了10号球衣,但并没有为日本队的夺冠之路做出太大的贡献。1992年亚洲杯日本队的夺冠之路比较坎坷,好几场比赛都是最后时刻取胜,进球和助攻的关键球员全部是日本球员,三浦知良、中山雅史、福田昌弘、北泽浩、高木拓哉等人。
刘炜当时在日本队中担任攻击型中场,踢球风格有点像哥伦比亚的“金狮王”巴尔德拉马,动作缓慢,但脚下技术不错,身体素质在亚洲足球尤其是日本队中是一大优势。因此日本队看中了刘炜的这种特点,利用技术和身体优势在对方禁区前沿护球,然后传给边锋,利用边路传中为以高木拓哉为进攻尖兵的前锋创造机会。
那届亚洲杯日本队的进球很多都是通过传中后的禁区内得分,短传非常少见。
1993年,仍以柳贤振出任攻击型中场的日本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落败,35岁的柳贤振跪在草地上痛哭。为了能够参加世界杯,20岁的他只身来到日本,但这场失利击碎了他的世界杯梦想。
|老粉丝还记得这一幕吗?
如果说1992年日本队的出色表现刺激了日本足球,那么1993年的失败则只是给日本足球浇了一盆冷水,两者相互抵消,又能对日本足球的发展有多大帮助呢?
其实没有,就算有,也可以忽略。
日本足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和这些巴西人有直接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掰着手指头数一数,日本足球的成绩有好几次飞跃,1992年亚洲杯冠军、1996年奥运会“迈阿密奇迹”、1998年法国世界杯、2002年日本世界杯闯入16强……
如果追溯日本足球这些辉煌成就的参与者的年龄,我们可以发现,柳贤振、吕必舒、三都树等人并不是关键。
1992年夺得亚洲杯的日本队的主力球员有三浦知良、中山雅史、井原雅美等,他们都是1967年左右出生的,而对他们足球生涯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日本足协不断送日本年轻球员去巴西留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浦知良、前园正树,以及后来的中田英寿。
正是与巴西足球的不断交流,才促成了三浦知良这一代以来日本足球的转变。
|1994年获日资企业资助
三浦知良成功加盟意甲热那亚
成为意甲历史上第一位亚洲球员
不过,就连三浦知良等人率领的日本队,也和当时的中国队没有任何区别,完全是旗鼓相当。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中田英寿和他的团队,也就是上面提到的1996年奥运会的“迈阿密奇迹”。
|1996年奥运会,日本队惊艳亮相
也尝到了青训的果实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日本国奥队战胜了罗纳尔多、罗伯托·卡洛斯、贝贝托等人领衔的巴西队,在小组赛三战中对巴西队和最终的冠军尼日利亚队均保持不败,虽然未能出线,但其表现却令世人瞩目。日本国奥队除了领军人物中田英寿外,还有川口典弘、城将司、前园正树、服部俊博、铃木秀人等球员,这些人后来成为日本打入1998年世界杯的重要力量。
2000年悉尼奥运会,日本男足闯入八强,当时的队员名气更大,除了中田英寿,还有中村俊辅、稻本润一、柳泽笃、高原直康、宫本恒康、中泽雄二等。1996年和2000年奥运会球队的成功,为日本队2002年闯入世界杯16强奠定了基础。
回头想想,这些日本球员和刘炜、鲁碧旭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当时,鲁碧旭和刘炜已经退役了。
这两批国奥队的球员主要集中在7374、7778年龄段意甲没有韩国球员,也不乏7576、7980出生的球员。刘炜入籍日本时(1989年),这些球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十五六岁,最小的也不过10岁左右。日本队夺得亚锦赛冠军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快20岁了,对足球技术和意识的培养早已定型。一个15岁没踢过球的孩子,能突然产生兴趣,然后在一两年内进世界杯、征战奥运会吗?显然不可能!
日本足球靠的不是归化而是改革
可以看出,中田英寿和他的一众球员的成长,与刘炜归化无关意甲没有韩国球员,与日本队亚锦赛成绩也没有任何关系。
这和什么有关?
我们将以日本足球崛起的代表人物、日本足球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球员中田英寿的年龄作为时间轴,来梳理一下历史。
●1977
-中田英寿出生
- 拉莫斯抵达日本
●1978
-中田英寿,1岁
- 拉莫斯在日本为读卖新闻效力,因袭击日产球员而被禁赛一年
-日本文部科学省将足球引入小学体育课,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奔跑能力。日本教育界认为,足球可以作为一种游戏来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983
-中田英寿,6岁
- 拉莫斯曾在日本为读卖效力,并在那里赢得了他的第一个联赛冠军和他在日本的第二个最佳射手称号。
-采访日本漫画《足球小将》。无数日本青少年因为这部漫画走上球场。中田英寿多年后回忆童年时光时说,正是这部漫画让他选择了足球而不是棒球。
●1984
-中田英寿,7岁
- 拉莫斯娶了一名日本女子
●1987-1988
-中田英寿 10-11岁
- 拉莫斯曾在日本读卖踢球,并于 1988 年申请加入日本国籍
——日本文部省再度改革,将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纳入日本文部省总体发展改革之中……
●1989-1990
- ,12 岁和 13 岁
- 拉莫斯于 1990 年获得日本国籍并代表日本
●1992
—中田英寿,15岁
- 拉莫斯代表日本参加了亚洲杯,日本赢得了冠军
●1993
—中田英寿,16岁
- 拉莫斯代表日本参加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但未能
●1995
——中田英寿18岁时首次带领日本国青队打进世青赛四强
- 拉莫斯在最后一年效力于读卖新闻(川崎绿茵)队
●1996
-中田英寿19岁时代表日本国奥队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并帮助日本队击败巴西队
-拉莫斯离开老东家加盟京都凤凰,已经39岁
●1998
-中田英寿参加了法国世界杯
-41岁的拉莫斯宣布退役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田英寿和拉莫斯是同一年来到日本的,一个出生,一个到来。但两人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在中田英寿成长的时候,拉莫斯已经进入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
从对中田英寿足球的影响上来说,拉莫斯的作用是不如小翼的,后来中田英寿在足球上逐渐成长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1978年、1987年日本文部省的两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让像中田英寿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足球。
第二次改革让体育教育对于中田英寿这样的日本中学生来说不再是“次要科目”,而是一项终身的、专业的教育活动。中田英寿14岁便开始代表日本参加多项国际比赛,他开始了解日本以外的足球世界,也开始像《足球小将》中那样怀揣梦想去实现它。
|中田英寿加盟罗马夺得意甲冠军
这是亚洲足球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所以,真正让日本足球腾飞的意甲没有韩国球员,是日本教育、体育和文化的完美结合。无数日本青少年因为《足球小将》走上赛场,也因为日本教育体制的改革,他们不再需要在学习和训练之间二选一,可以在校园里享受足球的乐趣,学习足球技能,了解世界足球的奥秘,也可以随时从校园体育转为职业体育,再从职业体育转回校园体育。
从1978年到1983年,再到1987年,最后到1996年的“迈阿密奇迹”,1997年日本首次闯入世界杯。中田这一代人,用了日本教育、体育、足球团体20年的时间才取得这样的成就。
中田英寿和他的一群70后,从幼儿园开始踢足球,小学开始喜欢上足球,从中学开始受到了最好、最多的足球教育。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日本队取得的好成绩,和“归化”无关;日本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球员,和日本足球取得的好成绩无关;日本足球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球员,和“归化”无关。
当日本队“归化”柳贤振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就已经提高了;当日本队成绩提高的时候,中田英寿等一批年轻球员已经成长起来。
不要再用“归化”带动成绩,用成绩带动青训来忽悠人了,中国式的“归化”,或者说“雇佣兵”,其实并不能真正帮助中国足球,我们还是脚踏实地吧。
【文章来源】:jrs低调看球足球资讯,本文唯一链接:https://www.syflls.cn/zqxw/8838.html
【文章关键词】: 日本足球归化球员引争议 北京主场探讨其历史与影响